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保住了最大的民生。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近日,国务院推出降低重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各地银保监局紧急行动起来,纷纷出台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企业金融纾困力度、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连日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银保监局出台政策举措,受困小微企业有望享受贷款展期、减免贷款利息、贷款利率再下调等优惠政策。

2月7日,浙江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出台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企业的金融服务、分类施策支持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保持企业稳定守住风险底线、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等15项举措,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质效,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月10日,上海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 支持企业发展保障民生服务的通知》,要求在沪银行保险机构主动作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同时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保监局明确要求,在沪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要主动与主要股东进行沟通,分支机构要主动与上级单位联系,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对疫情相关业务在内部定价方面进行倾斜支持,适当降低利润考核比重和预期增幅,提高不良容忍度、社会责任承担等非盈利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不难看出,这一举措意在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是对银保监会相关要求的具体细化。

不可否认的是,银行机构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执行差异化监管举措的过程中,收益和风险会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对受困小微企业降低贷款利率、减免部分利息、不收逾期罚息,会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则会增加相应的额外支出。同时,受到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将面临还贷压力,可能会产生一定数额的逾期贷款,从而增加银行拨备的计提,还可能提高银行的贷款不良率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银行的经营利润。

但是,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却是长期和长远的任务。小微企业能否正常经营,不但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保住了最大的民生。疫情期间,银行机构必须提高对支持小微企业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这不仅是政治任务,也是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面对疫情的影响,银行应及时调整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以提高基层机构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积极性。

具体来说,应适当降低利润考核比重和预期增幅,提高社会责任担当等非盈利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促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等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同时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完善尽职免责办法。通过调整绩效考核办法,确保有充足的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确保基层银行机构真正形成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应对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

此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流动资金暂时受困的小微企业,银行机构应做到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近期有贷款到期的企业要精准施策,主动与客户协商具体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提前做好续贷安排,充分运用无还本续贷、年审制等方式,做到应续尽续,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的不利影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