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安达外,安联、安顾、安盛也在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集团化

近日,多件和外资险企相关的新闻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11月25日晚间,君正集团公告称,拟以107.89亿元的价格将所持华泰保险集团全部股权分两次出售给安达天平,一旦该交易获得监管批准,安达系所持华泰保险集团股权将直接上升至53.26%,从第一大股东彻底变身绝对控股股东。

timg.jpg

而就在这消息发布的三天之前,11月22日下午,中国平安、友邦保险的两则人事公告也迅速引发刷屏——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辞职,转投友邦保险。

当然,最令广大吃瓜群众感兴趣的是,友邦保险给李源祥开出的天价年薪——近5000万元的年薪+近2亿元的离职补偿——此前,在中国金融界,中国平安高管已经是高薪的代名词,2016年、2017年,李源祥的年薪也都在千万元以上,但很显然,与友邦保险这样的外资险企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而在更早的时候,“四安”的概念也持续引发关注,除安达成为华泰保险集团第一大股东,成功将华泰变身国内首家外资保险集团外,首家外资独资保险集团安联中国近期也正式获批开业,与此同时,媒体也曝出同样来自德国的安顾保险集团在华参股德华安顾人寿之后,正有意参与泰山财险战略投资,而来自法国的安盛保险,也早已经在国内左右开弓拿下一产一寿一资管等多张金融牌照。

无论是获取集团牌照,还是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所反映的无非都是国家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外资险企再度掀起一波入华小高潮,其介入之深,扩张之快,必将深刻影响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包括保费格局、人才格局等等。

2001年前后那波外资扩容潮曾引业界人士高呼“狼来了”,但之后外资险企普遍的水土不服又让业界人士松了一口气,但这回,狼真的来了?

01

君正系彻底退出,安达斥资百亿拟绝对控股华泰保险集团

安达对于华泰保险集团股权的执着有些超乎市场预料,其不甘于只做第一大股东,还要做绝对控股股东,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就在11月20日,安达保险宣布,最新的股权交易已获得监管批准,其在华泰保险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从26.2%增加到30.9%之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更劲爆的消息来了。

11月25日晚间,华泰保险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君正集团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拟向安达天平分两次转让所持华泰保险集团全部股权,合计8.99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的22.36%,交易金额合计107.89亿元。

具体而言,11月25日,君正集团及君正化工与安达天平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安达天平合计转让持有的华泰保险6.16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的15.3%),每股价格为12元,交易总价为73.87亿元。

同时,前者又与安达天平签订《股份购买意向性协议》,协议约定当华泰保险股份首次转让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后,将继续向安达天平合计转让华泰保险2.84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的7.05%),交易总价为34.02亿元。

这意味着,若上述交易全部完成,君正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将不再持有任何华泰保险集团股份。而安达系对华泰保险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从30.9%进一步上升至53.26%,从第一大股东彻底变身绝对控股股东,真正掌握华泰财险、华泰人寿、华泰保险资管等一系列金融牌照。

君正系作为第二大股东,在华泰保险集团内部也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与安达系、当代系一起,曾被视为角逐华泰保险集团控股权的三大势力之一。实际上就在9月27日,君正集团还曾公告称旗下公司君正能源化工拟于9月26日参与华泰保险集团1.64%股权转让项目的竞价,但最终未能摘牌。此举被业界解读为,其仍有意在华泰保险集团话语权上与安达系一较高低。

没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时间,君正系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当然,从君正集团与安达天平的交易细节来看,安达天平为了此次交易也可谓是下了血本。

根据公开数据,2014年、2015年以及2018年君正集团及旗下子公司数次收购华泰保险集团股权累计耗资65.38亿元,据此估算,当时华泰保险集团的估值尚不足300亿元。

即便是安达系图谋华泰保险集团第一大股东之位,而在2018年、2019年展开的一系列收购中,华泰保险集团的估值也不过360亿元。但现在,其以107.89亿元的价格收购君正系所持22.36%的股权,华泰保险集团的估值已经达到483亿元。

安达系绝对控股,君正系退出,华泰保险集团内部的权力格局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最终也必将体现在发展理念上。

华泰财险是“92派”企业家王梓木于1996年完全按照现代化的企业治理制度打造的一家保险企业,成立之初,股东数就高达63家。高度分散的股权治理结构造就了华泰保险独具一格的经营理念,在国内一众险企当中颇有与众不同之感,而现在,这一切或许都要发生变化了。

02

除安达外,安联、安顾、安盛也在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集团化

近年来,国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保险业再度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外资保险巨头也再度掀起一波入华小高潮。

在这其中,美国上市险企安达及其关联公司成为典型代表,“蛰伏”华泰保险集团多年后,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一马当先,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交易,终于在2018年拿下华泰保险集团超过25%的股权,推动其在2019年初成为国内首家外资控股保险集团。

而除美国上市险企安达外,来自德国的安联、安顾,来自法国的安盛等,也开始全面出手,拿下产寿险等多种保险牌照,朝着集团化经营迈进。

德国安联获批首张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牌照。在2018年11月获批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之后,2019年11月14日晚间,德国安联集团正式宣布,该控股公司正式获批开业,这意味着,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在中国出现了。

此前,安联集团在国内保险市场已多有布局,旗下企业包括财险公司(京东安联财险)、寿险公司(中德安联人寿)和专业健康险公司(太保安联健康)。随着如今安联中国控股公司的开业,安联在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德国安顾左右开弓。日前,有消息传出,德国安顾拟以8.82亿元参与泰山财险混改,而根据其混改方案,泰山财险本次增资对应持股比例为24.9%,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有泰山保险75.1%的股权,甚至有相关人士称“泰山财险总经理未来很有可能由外方派驻”。

此前,德国安顾在国内已经拥有一家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的德华安顾人寿,若此次能顺利参股泰山财险,其将成为继安联之后,另一家在华集齐产寿险牌照德国险企。

法国安盛集团化架构已显。2019年,老牌保险公司法国安盛集团全资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的交易正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其将“安盛天平保险”正式更名为“安盛保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崭新的品牌宣传广告。

至此,其在国内保险市场已经拥有一家财险公司(安盛保险),一家寿险公司(工银安盛),一家资管公司(工银安盛资管),集团化的架构也已经非常清晰。不过目前,法国安盛尚未提出在国内筹建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的申请。

集团化综合经营的好处不言自明。通过集团化运作,保险公司能够最大限度整合自身旗下各种资源的优势,对客户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既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一举两得。

很明显,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险企正在全方位的加速渗透中国市场。

03

政策加持下,外资抢滩中国市场,保费格局、人才格局生变

外资加速渗透,其对于中国保险市场格局的影响其实已经开始显现。

保费方面,2017年以来,国内主流险企普遍开启转型进程,保费增速显著下降,外资险企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4751.25亿元,同比增长13.26%。其中外资险企实现保费收入2145.51亿元,同比增长35.85%,保费增速远远高于同期行业整体增速,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从2018年末的8.10%,上升至8.64%。

与此同时,财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68.46亿元,同比增长10.90%,其中外资险企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2.72亿元,同比增长11.94%,也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高端人才涌入保险业,成为2019年备受关注的趋势之一,而这些人才很多都进入了外资险企,也引发了正处于转型期的中资险企的高度关注。这其中的佼佼者,友邦保险,以数万代理人获得数十亿保费,更引得一众险企侧目。

某头部寿险公司高管就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他们更担心的不是传统意义的上的“对标对象”,而是友邦保险,其高素质、高产能的代理人队伍,几乎是所有主打个人代理人渠道的寿险公司所梦寐以求的。

国内一系列的政策也给友邦保险进一步扩张国内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就在2019年,其已经新开石家庄以及天津两家营销服务部。

根据中国政府网7月3日晚间发布的《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国内将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来规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这或意味着未来将允许设立更多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这对于包括友邦保险在内的外资企业无疑又是一大利好。

加码中国保险市场,需要熟悉本土市场的高级管理人才的支持。李源祥离开中国平安、加盟友邦保险,因此被普遍视为友邦保险高度重视中国内地市场,有意加码内地市场的有力注脚。

11月22日,中国平安曝出重大人事变动,李源祥因为个人工作安排原因将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及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职务。

随即,友邦保险发布公告,李源祥已获委任为候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并于2020年3月1日起生效。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接任黄经辉为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众多的吃瓜群众为友邦保险给李源祥所开出的年薪所吸引——根据公告,李源祥的年度目标薪酬约为人民币4942.72万元,此外,针对离职造成的损失,友邦还将在6年时间内以受限制股份单位及现金支付形式补偿其约1.98亿元人民币——这种水平的薪资在发达市场或许并不少见,但在国内市场却已经是“天价”。

业界分析,友邦保险在此时花高价挖一位深耕内地市场16年之久的保险职业经理人,同时又兼有外资险企工作背景的高管,其加大力气拓展内地市场的决心显而易见。

不过也有人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认为这将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行业内的高级管理人才格局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