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翼云为主要框架的“国云”正式亮相,大会主题为“共铸国云,智领未来”,实际上也点明了“国云”的发展方向。 “国云”旨在进一步增强云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构建开放共赢的云生态,打造安全可信的云计算信息基础设施。
“国云”正式揭开面纱,却不是外界想象的模样。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以天翼云为主要框架的“国云”正式亮相,大会主题为“共铸国云,智领未来”,实际上也点明了“国云”的发展方向。
钛媒体App在此前文章中指出,“国云”更多是国资委整合央企、国企的资源,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由引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中央企业云计算资源整合而来。
“国云”有着蔚为响亮的名声,同时也要承担艰巨的义务,天翼云是开展云计算业务最早和最成熟的央企,中国电科优势在于军工电子领域,中国电子在自主芯片、整机和云计算方面也有不错的积累,“国云”被赋予构建完整、自主可控的云原创技术生态的使命。
“国云”的一体两面
观察“国云”诞生的原委,首先要跳出云计算产业之外,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了云计算相关战略,云计算成为事实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在数字世界扮演水电一般的战略角色。
在国内,《“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点出,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实施上云用云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既然云计算作为战略资源,自然也应有相应的规划和指引,可以作为参考的是通信网络。运营商不仅要发掘通信网络的商业价值,也要履行央企的社会义务,因此在一些人口密度很低的区域,成本远超收益的情况,通信网络依然能够覆盖。
相比之下,美国电信运营商更多出于纯粹的商业考量,地方人稀的区域无信号覆盖或信号不佳,中国云计算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也遵循类似的逻辑。
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市场中一个相对特殊的区域,一方面,中国市场规模和前景巨大,另一方面,中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政策和环境,例如在行业牌照上有限制,AWS和微软不得不分别与光环新网和世纪互联等国内公司合作提供公有云服务。
云计算产业置身于中国市场的大环境下,既需要充分竞争带来的市场活力,也需要保证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上的自主可控,由央企、国企组成的“国云”具备一体两面的特质,既要实现自主创新,也要营造稳定的商业模式。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透露,下一步,国资央企将积极投身云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开拓者,培养数字产业;成为行业领域公有云建设运营的先行者,赋能数字经济;成为“上云、用云”的引领者,打造数字企业;成为国家网信体系的支撑者,服务数字政府;成为赋能全社会安全用云的守护者,共筑数字生活。
“国云”要如何建设?
云计算本质上是生态协作的产业模式,”国云“同样如此。“共铸国云”不仅需要央企、国企之间的互相合作,产业链相关厂商也是“国云”的重要拼图,这与其他云巨头的生态模式基本逻辑相似,本次大会的核心主题也聚焦“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