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类上市公司如此热衷于炒房,我们的硬核科技又由谁来发展呢?
近日,一家叫ST海马的上市公司为了保壳,一口气卖掉400套房子,刷爆了朋友圈。
实际上,像ST海马这样,以公司名义购买、持有房产的上市公司并不在少数。背后反映出的却是企业利润追不上房价的增长,正应了那句玩笑话,“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年底卖套房”。
价值线研究院整理A股2019年一季报发现,共有17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1.26万亿元。拥有众多房产的企业中,不乏生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的上市公司。
任正非日前在接受媒体转发时提出:我们在科技深度广度上和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应在教育、研发、吸引人才上加大力度。
但现实是,高科技类上市公司如此热衷于炒房,我们的硬核科技又由谁来发展呢?
01
半数上市公司投资房产
囤房金额超万亿
资料显示,自2006年以来,A股市场首次出现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 彼时,500多家公司合计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731多亿元。此后的十多年,A股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持续扩张。
根据价值线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股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7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近一半,合计持有市值1.26万亿元,
价值线研究员发现,2019年一季度末有25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超过百亿元,美凯龙2019年一季度合计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高达798.77亿元居首。中国建筑持有投资性房地产689.42亿元位居次席;万科持有560.55亿元位居第三位。
A股上市公司投资房产排行Top50
来源:价值线研究院
统计显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为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大户,制造业虽然在体量上较小,但参与炒房的上市公司数量却惊人。
如果把统计结果中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剔除,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超过100家的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140家)、生物医药(139家)、化工(114家)、计算机(105家)。
28行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数量TOP10
为啥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行业的这些公司也这么爱炒房?
更细思极恐的是,做药都这么热衷于炒房,怎么会全力以赴的去研发新药呢?
价值线整理出机械设备、生物医药、化工、计算机四个行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前10名公司如下:
上市公司炒房背后
政府土地出让金连续3年增长
从地方政府的视角,他们很大程度上不会考虑买房的资金是不是实业资金,他们在意的是多少房子卖出去了,房价是不是更高了,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钱袋子——土地财政。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同比增长25%,总额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自2011年至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33166亿元、28422亿元、41250亿元、42940亿元、32547亿元、37457亿元和52059亿元。
不难发现,2018年为土地出让金收入为8年来最高,从2015年起,土地出让收入连续3年增长。
2018年全国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TOP30
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7905亿元,同比增长7%。简单计算,2018年土地出让收入约为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的66.48%,而2017年的比例为56.9%。这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卖地收入的依赖度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弱化土地财政才能使中国经济和地方财政的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市场难以像过去一样为地方财政带来源源不断且保持增长的收入,房地产市场将逐渐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土地财政不是长久之计。
03
脱实向虚何时扭转?
相关人士表示,以公司为主体买房和个人为主体买房有很大的差别。以公司名义购买房屋,除了在部分热点地区购买住宅有所限制外,在非热点地区购买住宅及商业地产则没有限制。公司购买房产的行为,已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下的漏洞。
公司“炒房”的根本动力是利益。2008年以来各城市的房价上涨大家都知道,无需多言。反观上市公司盈利状况,一些中小制造业的上市公司非后净利润并不乐观。
正应了那句讽刺的玩笑话,“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年底卖套房”。
地方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犹如嗑药,虽然保持了GDP的短期增速,但压抑了实体经济的创新和投资积极性,以及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特别是近日,美国对华为、大疆、海康、大华等国内领先科技公司“大棒高举”,不少公司面对封杀无能为力,更体现出了我们在底层技术、“硬核”科技上的欠缺。
任正非最近提到,美国的科技深度和广度领先我们很多,我们唯有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方面努力去改变,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能站起来。理工科学基础教育力度还是要加大,理工科学是发展的基础。
但要想改变A股众多科技公司醉心于炒房的现实,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