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爱尔眼科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白内障项目营收和毛利率均在同比下滑,与视光项目的营收差距也拉大逾7亿元。该项目毛利率与今年上市的两家眼科公司相比,也不占太大优势。

撰文|杠杆游戏团队

近日,“眼茅”爱尔眼科发布后2022半年报,有一些内容值得关注。

基本数据还是不错的。财报披露,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1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增长15.73%;归母扣非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增长12.65%;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长16.77%。

有意思的是,爱尔眼科认为是因为疫情,“创造”了部分需求,上网课、网上办公、网上娱乐及社交增加,导致大家用眼强度加剧,从而出现了更多眼科医疗服务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爱尔眼科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白内障项目营收和毛利率均在同比下滑,与视光项目的营收差距也拉大逾7亿元。该项目毛利率与今年上市的两家眼科公司相比,也不占太大优势。

爱尔眼科的三大业务板块为视光、屈光以及白内障。中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爱尔眼科收入第一的屈光项目贡献34.38亿元,同比增长20.85%;视光服务项目贡献收入17.63亿元,同比增幅超一成。两项目毛利率为57.69%、53.69%,与上年同期几乎持平。

白内障业务的下滑,爱尔眼科称,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诊疗和住院,导致白内障手术量下降,而一些医疗成本相对刚性。虽然部分地区可以日间手术,但日间手术开展较少;其次是医保结算政策变化的影响,有的地区没有优质优价。因此,收入略微下滑,而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导致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2020年底,和爱尔眼科发生医疗纠纷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接受的正是白内障手术。纠纷持续了一年多,似乎依然悬而未决。

今年1月,爱尔眼科又因“诱导老人做白内障手术骗取医保”事件媒体曝光被热议,以及后面的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行贿,也上了头条。

公开资料显示,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主要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的眼科医疗机构,后于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民营医院IPO第一股”。

爱尔眼科通过“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和并购基金模式发展迅速。官网资料显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中国内地、欧洲、东南亚拥有3家上市公司,眼科医院及中心数量达600余家,包括中国内地500余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80余家,东南亚12家,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诊疗项目包括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

爱尔眼科的体量还在扩大,2022年上半年,其境内医院、门诊部分别增加了13家、14家。艾芬与爱尔眼科的争议持续的一年多里,爱尔眼科业绩也始终保持上涨,对此,艾芬认为:“爱尔体量太大了,是老百姓心中的眼科第一,我以前也非常相信它的专业。但至少会有部分人因为我的案例有所顾忌,爱尔眼科也会有所改进。”

爱尔眼科通过参与投资产业并购基金,许可其投资、设立的医院使用公司指定商标及“爱尔”字号,但是授权使用品牌医院为独立法人,不属于上市公司子公司,不由上市公司控制或管理,独立承担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或法律责任。

也就是,可能消费者以为自己去的大品牌“爱尔眼科”就医,但实际上具体的某家医院或门诊部仅是获得了授权,与上市公司并未无直接关系,而是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实际上,近年来爱尔眼科不止一次因为医疗纠纷、不规范操作等原因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眼科连锁毕竟和超市连锁及服装连锁截然不同,如此前文所述的快速扩张,如何保证医疗诊断的质量和安全性?值得重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