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A股大宗交易热情高涨,机构资金“功不可没”。机构正通过大宗交易大举买入A股,9月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入202.51亿元,暂居全年月度机构买入金额第二位。

9月以来,A股大宗交易活跃度明显攀升。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9月A股市场大宗交易的累计成交量环比增长77.77%,累计成交金额环比增长32.37%。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分析数据发现,9月A股大宗交易热情高涨,机构资金“功不可没”。机构正通过大宗交易大举买入A股,9月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入202.51亿元,暂居全年月度机构买入金额第二位。

9月机构借道大宗交易

买入金额超2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9月以来,A股市场累计发生302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58.89亿股,环比增长77.77%,暂时位于今年以来各月累计成交量首位;合计成交金额658.14亿元,环比增长32.37%。

从行业来看,截至29日,9月以来电子、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三大行业累计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居前。值得关注的是,食品饮料、基础化工等行业的折价幅度相对较低,而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的折价幅度较大。

9月大宗交易火热,机构资金背后扮演了“关键力量”。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9月以来机构专用席位共计出现在486笔大宗交易的买方,累计成交15.09亿股,累计成交金额为202.51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共计出现在180笔大宗交易的卖方,累计成交15.33亿股,合计成交金额110.50亿元。

2022年1月-9月机构专用席位买入与卖出情况

从买入金额来看,9月机构买入力度明显加大,仅次于6月,暂居全年月度第二位。但若看机构买卖比,9月仅排名第六。

千亿“船王”9月收获两笔超亿元大单

大宗交易数据是洞悉机构资金动向的渠道之一。近一个月,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在买卖什么?

梳理发现,截至9月29日,9月机构大宗交易单笔买入额最大的是中国船舶,其次是中国重工、贝泰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千亿市值“船王”中国船舶共有7笔大宗交易,而成交金额过亿的两笔集中出现在9月。这两笔大宗交易的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方均为华泰证券北京东三环北路证券营业部,累计成交8900.13万股,累计成交金额24.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笔大宗交易均溢价成交。但中国船舶9月10日至9月30日股价下跌超15%,本次大宗交易机构拿货后(假设买入后持股至今,未卖出,下同)账面暂时出现浮亏。

也有部分机构从大宗交易中获利。从最新收盘情况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机构席位买入额居前的股票中,贝泰妮、万华化学这两只个股暂时获得一定的浮盈。以敏感肌国货龙头贝泰妮为例,9月27日,机构借道大宗交易买入贝泰妮423.6万股,成交价为167.58元/股。截至9月30日收盘,贝泰妮报172.03元/股。

据贝泰妮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嘉实基金等779家机构及个人参与了公司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围绕长期战略规划、品牌矩阵打造等多主题进行提问。

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机构的大额买入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对A股中长期走势的信心。

“中国市场空间大、韧性足、政策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特征未变。”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强调,目前A股在估值、资金、行为方面逐步提示市场已经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由“守”转“攻”的时机则需要重点关注政策信号以及基本面信号。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宇生认为,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201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为34.5%,市净率分位数为13.0%。考虑到4月底以来市场反弹的过程中,制造风格及小盘板块的反弹幅度要明显更大,在市场震荡蓄势的过程中,预计市场风格或将转向消费风格及大盘板块。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从多项指标来看,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往后看,尽管在内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下,短期市场受制于风险偏好整体仍然偏弱势,但空间上调整已比较充分,市场已是底部区域。建议趁着调整布局三季报乃至明年景气有望持续的方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