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69亿
8月20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
报告中多处提及了金融科技相关领域,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末增加3783万人,半年增长率为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
互联网理财网民规模达1.69亿
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网民使用率为21.0%,较2017年末增长4.3个百分点。
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理财监管进一步加强,货币基金、互联网银行理财以及P2P网贷理财等多个领域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推动市场朝着合规化方向发展。
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方面,2018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货币基金T+0赎回额度进一步收紧,有效降低行业风险,规范行业发展:首先,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业务风险,减少监管套利,同时进一步提升机构主动管理能力;其次,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保本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转化,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创新;再次,货币基金发行放缓,相比2017年1-9月共成立71只货币基金,2018年以来仅有1只货币基金成立,“余额宝”等超大规模理财平台通过接入多个货币基金产品“分流”,互联网理财产品逐步回归“小额、普惠”的初衷。
P2P网贷理财方面,上半年备案登记工作加速推进,同时各地监管部门规定网贷平台业务规模不得增长、不得新增不合规业务,各项政策倒逼行业加速转型:首先,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抑制,2018年上半年,网贷行业成交额、贷款余额、平台数量均有明显下降。其次,问题平台加速淘汰,风险进一步释放,2018年1-5月份,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经侦介入等问题平台73家,停业及转型平台170家,高返利、自融资、非法集资业务平台加速退出市场。最后,行业合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银行对接进行资金存管的网贷平台数量同比增长64.3%,接入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系统的网贷平台共117家。
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末增加3783万人,半年增长率为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网络支付已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之一。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5.66亿,半年增长率为7.4%,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9%。
数据显示,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12月的65.5%提升至68.0%,其中城镇网民使用比例为71.9%,农村为57.0%。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用户中,有44.0%首选手机网络支付,相比2017年12月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网民这一比例为46.8%,农村网民为36.5%。
2018年上半年网络支付应用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政策逐步实施,网络支付交易资金透明度和安全性将显著提高,网络支付行业进入有序、可控发展新局面。第二,移动网络支付市场仍处在两强竞争格局,但迎来强劲新入者。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中,使用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比例分别达到95.6%和78.1%,几乎共享移动支付用户群体。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推出的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具备海量用户基础和一定品牌优势,且拥有NFC、二维码等多种支付方式。新入企业如能利用资源优势,从特定支付场景发力,将有望对现有市场格局带来冲击。第三,我国网络支付全球化拓展步伐仍在加速。当前我国网络支付行业在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均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资本、技术、运营、业务发展战略等层面持续输出。
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报告称,截至2018年6月,中国的区块链相关业务在政府、企业、资本的多方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且在专利数量、融资环境、政策扶持、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406个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225项来自中国。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达456家。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行业投资、媒体宣传、人才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已基本完备。
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块链作为一项可能在未来引发深度社会变革的新型技术,受到了政策的持续鼓励推动。在中央,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并表示未来将加强在该领域的布局。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将“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建立新型社会信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和风险”。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201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指出将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在地方,有统计显示[1],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和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政策指导信息。
在应用落地方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银行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社会治理等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块链作为一项可能在未来引发深度社会变革的新型技术,受到了政策的持续鼓励推动。在中央,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并表示未来将加强在该领域的布局。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将“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建立新型社会信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和风险”。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201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指出将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在地方,有统计显示[1],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和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政策指导信息。
在应用落地方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银行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均得到稳步推进。其中,加密数字货币仍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核心的应用领域,以其为基础的ICO融资模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大量投资者,但加密数字货币过快膨胀所引发的过度炒作和严重投机问题存在很大社会性风险和金融风险,因而引发了全球各国政府的担忧。在其他应用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支付交易领域被应用到电子票据、供应链金融、反洗钱和客户识别等具体业务中,以改善金融和银行业的监管效率、提高监管有效性;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被用于搭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并供消费者查询验证,以保护采购方的合法权益;在社会治理与信用领域被用于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和扶贫项目,以推动社会信用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
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用户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进步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带来更为持久深刻的思维冲击与变革。政策层面,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行业应用层面,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
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层面均取得突出成果。
技术研发方面,算法的日益精进,语音技术与计算机识别技术的落地已经初见成效,而以AI芯片、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为代表的“基础建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首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较为成功的领域之一,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交互企业,在智能语音助理、导航软件及智能摄像头等产品研发方面颇有成效;其次,开放平台发展迅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需要深耕相关技术,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生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在积极推动技术落地的同时,也推出与自身技术相结合的开放平台,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和硬件合作伙伴,连接起更多的终端和数据,如百度DuerOS开放平台、阿里AliGenie系统、腾讯云小微等;最后,AI芯片研发进程加快,考虑到AI算法开源的发展趋势,基础层的芯片与数据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AI芯片更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柱,相比传统芯片,AI芯片更能满足AI算法所需的庞大计算量。
产业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具有重塑性功能,并且通过改良创新,为行业提供新的辅助性工具,促进行业进步,在金融、交通、健康、安全等诸多领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机器人是公众认知较强的人工智能产物,在线下零售店、家庭儿童教育、养老陪护及家务工作等多种场景落地迅速,机器人产品市场快速成长,如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市场;其次,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帮助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助力医学专家攻坚克难,在语音录入病历、医疗影像分析、诊疗、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最后,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从身份认证、智能风控到资产管理、投资分析研判,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与金融领域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行业安全性。
报告中多处提及了金融科技相关领域,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末增加3783万人,半年增长率为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
互联网理财网民规模达1.69亿
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网民使用率为21.0%,较2017年末增长4.3个百分点。
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理财监管进一步加强,货币基金、互联网银行理财以及P2P网贷理财等多个领域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推动市场朝着合规化方向发展。
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方面,2018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货币基金T+0赎回额度进一步收紧,有效降低行业风险,规范行业发展:首先,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业务风险,减少监管套利,同时进一步提升机构主动管理能力;其次,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保本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转化,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创新;再次,货币基金发行放缓,相比2017年1-9月共成立71只货币基金,2018年以来仅有1只货币基金成立,“余额宝”等超大规模理财平台通过接入多个货币基金产品“分流”,互联网理财产品逐步回归“小额、普惠”的初衷。
P2P网贷理财方面,上半年备案登记工作加速推进,同时各地监管部门规定网贷平台业务规模不得增长、不得新增不合规业务,各项政策倒逼行业加速转型:首先,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抑制,2018年上半年,网贷行业成交额、贷款余额、平台数量均有明显下降。其次,问题平台加速淘汰,风险进一步释放,2018年1-5月份,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经侦介入等问题平台73家,停业及转型平台170家,高返利、自融资、非法集资业务平台加速退出市场。最后,行业合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银行对接进行资金存管的网贷平台数量同比增长64.3%,接入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系统的网贷平台共117家。
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末增加3783万人,半年增长率为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网络支付已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之一。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5.66亿,半年增长率为7.4%,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9%。
数据显示,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12月的65.5%提升至68.0%,其中城镇网民使用比例为71.9%,农村为57.0%。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用户中,有44.0%首选手机网络支付,相比2017年12月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网民这一比例为46.8%,农村网民为36.5%。
2018年上半年网络支付应用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政策逐步实施,网络支付交易资金透明度和安全性将显著提高,网络支付行业进入有序、可控发展新局面。第二,移动网络支付市场仍处在两强竞争格局,但迎来强劲新入者。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中,使用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比例分别达到95.6%和78.1%,几乎共享移动支付用户群体。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推出的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具备海量用户基础和一定品牌优势,且拥有NFC、二维码等多种支付方式。新入企业如能利用资源优势,从特定支付场景发力,将有望对现有市场格局带来冲击。第三,我国网络支付全球化拓展步伐仍在加速。当前我国网络支付行业在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均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资本、技术、运营、业务发展战略等层面持续输出。
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报告称,截至2018年6月,中国的区块链相关业务在政府、企业、资本的多方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且在专利数量、融资环境、政策扶持、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406个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225项来自中国。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达456家。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行业投资、媒体宣传、人才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已基本完备。
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块链作为一项可能在未来引发深度社会变革的新型技术,受到了政策的持续鼓励推动。在中央,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并表示未来将加强在该领域的布局。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将“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建立新型社会信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和风险”。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201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指出将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在地方,有统计显示[1],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和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政策指导信息。
在应用落地方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银行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社会治理等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块链作为一项可能在未来引发深度社会变革的新型技术,受到了政策的持续鼓励推动。在中央,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并表示未来将加强在该领域的布局。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将“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建立新型社会信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和风险”。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201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指出将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在地方,有统计显示[1],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和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政策指导信息。
在应用落地方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银行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均得到稳步推进。其中,加密数字货币仍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核心的应用领域,以其为基础的ICO融资模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大量投资者,但加密数字货币过快膨胀所引发的过度炒作和严重投机问题存在很大社会性风险和金融风险,因而引发了全球各国政府的担忧。在其他应用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支付交易领域被应用到电子票据、供应链金融、反洗钱和客户识别等具体业务中,以改善金融和银行业的监管效率、提高监管有效性;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被用于搭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并供消费者查询验证,以保护采购方的合法权益;在社会治理与信用领域被用于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和扶贫项目,以推动社会信用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
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用户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进步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带来更为持久深刻的思维冲击与变革。政策层面,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行业应用层面,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
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层面均取得突出成果。
技术研发方面,算法的日益精进,语音技术与计算机识别技术的落地已经初见成效,而以AI芯片、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为代表的“基础建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首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较为成功的领域之一,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交互企业,在智能语音助理、导航软件及智能摄像头等产品研发方面颇有成效;其次,开放平台发展迅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需要深耕相关技术,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生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在积极推动技术落地的同时,也推出与自身技术相结合的开放平台,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和硬件合作伙伴,连接起更多的终端和数据,如百度DuerOS开放平台、阿里AliGenie系统、腾讯云小微等;最后,AI芯片研发进程加快,考虑到AI算法开源的发展趋势,基础层的芯片与数据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AI芯片更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柱,相比传统芯片,AI芯片更能满足AI算法所需的庞大计算量。
产业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具有重塑性功能,并且通过改良创新,为行业提供新的辅助性工具,促进行业进步,在金融、交通、健康、安全等诸多领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机器人是公众认知较强的人工智能产物,在线下零售店、家庭儿童教育、养老陪护及家务工作等多种场景落地迅速,机器人产品市场快速成长,如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市场;其次,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帮助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助力医学专家攻坚克难,在语音录入病历、医疗影像分析、诊疗、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最后,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从身份认证、智能风控到资产管理、投资分析研判,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与金融领域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行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