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研究所:《5G 深度报告之一:万亿级投资、十万亿级市场,5G 开启智慧互联新时代》
*
人物简介: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军
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6030001
TEL: 010-68589279
E-mail:majun1@foundersc.com
联系人:侯宾,宋辉,张建民
TEL:010-68584892
E-mail:houbin@foundersc.com
重要数据:
上市公司总家数 90
总股本(亿股) 779.73
销售收入(亿元) 1363.73
利润总额(亿元) 44.78
行业平均 PE 76.75
平均股价(元) 24.64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
《物联网重磅政策出台,投资机会提前来临》2017.06.16
《机器人高考,定增褪色,AI 向好》2017.06.15
《物联网更广天地,主设备商大有可为》2017.06.12
《布局物联网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市运营商》2017.06.12
《方正通信周报:板块估值到 6 年均值,推 荐烽火/星网/航信/大唐》2017.06.11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5G 深度报告之一:万亿级投资、十万亿级市场,5G 开启智慧互联新时代
行业深度报告 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 2017.06.18/推荐
有别于市场的观点:
1、5G 连接各行业,2030 年拉动产出 16.9 万亿元:根据信通院正式发布的《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到 2030 年 在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 6.3 万亿元、2.9 万亿元和 800 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 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 10.6 万亿元、3.6 万亿元和 1150 万个。
2、5G 满足三类场景,渗透 360 行:5G 将人、事、物的连接需求抽象为三大类场景,即:高宽带、 多连接(+低功耗/低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将能够满足智能家居、超高速通信、超高清视频、云办公与游戏、工业自动化、 无人驾驶、VR/AR/MR 等所有领域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创新的需求。
3、国家多项产业政策大力扶持 5G 发展 :《中国制造 2025》、《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2017-2020
年 5G 发展规划(工信部、发改委)》等文件明确指出对大力发 展 5G 的支持和要求。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 5G 的部署工作。
4、5G 产业链分析 5G 将在网络基本架构、网络边缘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方面引领革新:5G 更高速率对于更粗壮的管道提出高要求,运营商需要 提前布局超宽带网络来进行应对;5G 更广覆盖、更短时延对于更灵活的新架构、更多更高的频段有新的需求,运营商也将部 署数量更多集成度更高的天线和 SDN/NFV 等新技术。
5、5G 资本开支将在万亿级别:根据对 3G、4G 时代资本开支的变化趋势及 5G 未来更广的应用机会,我们认为中国在 5G 生命周期的资本开支会是 4G 的 1.5 倍以上,达到万亿级别。
6、投资建议:参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建议 5G 投资可以从四个阶段梯次布局——网络硬件设备商及上游基础材料和元器件公司, 电信运营商,平台和生态构建者(5G 时代“BAT”),增值服务和内容提供商。 2017 年建议首先关注超宽带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星网锐捷、光迅科技、中际装备,同时建议关注天 线领域的优质公司:通宇通讯、京信通信。
7、风险提示:5G 标准制订和商用部署不达预期的风险,5G 产 品创新不及预期的风险。
一 动通信技术在 5G 重又归于一统
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现代移动 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 20 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码移动通信系统发 展和成熟时期。 该阶段可以再分为 2G、2.5G、3G、4G、5G 等。
图表1: 移动通信技术第五阶段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技术,不断引入创新技术,推动整体 性能快速提升,随着 4G 已进入规模商用,面向 2020 年及未来的 5G 已成为全球业界的研发重点。
图表2: 5G 发展四阶段
二 5G 连接各行业,影响更深远
2.1 5G 经济影响有多大:2030 年拉动产出 6.3 万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 (以 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5G 对经济贡献巨大。2030 年,在直接 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 6.3 万 亿元、2.9 万亿元和 800 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 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 10.6 万亿元、3.6 万亿元和 1150 万个。
按照 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 4840 亿元的 直接产出,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 3.3 万亿、6.3 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万亿和 10.6 万亿元,年均复合 增长率为 24%。 图表3: 5G 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亿元)
图表3: 5G 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亿元)
2.2 5G 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和场景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在这两 大驱动力作用下,5G 的发展势在必行,5G 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 方面面。 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 Magnus Ewerbring 在今年举行的“世界 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全球的领先企业都在研究 5G。因为 5G 从三个方 面影响着未来的创新和应用:第一,5G 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宽带带宽, 缩短响应时间,从而服务消费者;第二,5G 通过 FWA 能够解决最后一 公里的电缆光纤问题;第三,5G 助力物联网,能够将新的设备联入到 网络当中,带来全新的应用。 5G 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 信息生态系统。5G 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 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 盛宴;5G 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 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5G 将为用户提供光纤 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 连接能力,超高 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业务 及用户感知的智能优化,同时将为网络带来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 倍的比特成 本降低,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总体 愿景。
图表4: 5G 将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在 2015 年 6 月召开的 ITU-RWP5D 第 22 次会议上明确了 5G 的主要应用场景, ITU 定义了三个主要应用 场景: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高可靠低延时通信,具体场 景如下:
图表5: ITU 发布的 5G 三大应用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即 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 目 标是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等体验,应 用在如高清视频直播、VR/AR 等场景中。eMBB 要求体验传输速 率>1Gbps。 超高可靠低延迟通信,即 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主要应用在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场景中, 如车联网、智慧工厂等领域。uRLLC 要求网络时延<1ms。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即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MTC 主要应用在大规模物联网领域,提高人与机 器、机器与机器等之间的连接能力,同时大幅度提高网络容量、连接 密度。mMTC 方向目前发展最快的是 NB-IoT 技术,已经开始商用。 这三个场景与我国 IMT-2020( 5G)推进组发布的四大场景基本 相同,只是我国将移动宽带进一步划分为广域大覆盖和热点高速两个 场景。 由于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 大类未来应用场景特点不同,将对 5G 系统带来不同的挑战。其中, 增强移动宽带主要面向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移动通信场景及其新的需 求,5G 系统需全面提升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峰值速率、移动 性、能效和频谱效率等指标以提升用户体验。对于海量机器类通信场 景,大量机器类设备将连接到网络并非连续的发送小数据包,对 5G 系统的主要要求在于所能支持的连接数密度和网络的能量效率。对于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时延将是最重要的能力指标。此外,为支 持车联网业务,这一场景对移动性也提出较高要求。
三 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 5G 发展
3.1 政策推动加速 5G 发展 全球统一标准成大势所趋
一、《中国制造 2025》指出: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 大力推进 5G 技术产品研发。 2017 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 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 4G 网络覆盖。大力推进 5G 技术产品研发、标 准制订和产业链成熟。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支持 3 万个以上 行政村宽带建设升级。
二、《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 技术研究,于 2020 年启动 5G 商用。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末,将进一步完善覆盖陆海空天的 国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光网和 4G 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宽带接 入能力大幅提升,5G 启动商用服务;形成容量大、网速高、管理灵 活的新一代骨干传输网。
三、《2017-2020 年 5G 发展规划(工信部、发改委) 》 三大运营商方面也在积极部署、有序推进 5G 研发与试验工作, 而且都已经制定了 2020 年启动 5G 网络商用的计划。据媒体报道,在 1 月 23 日召开的北京市 2017 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经 信委主任张伯旭作了《2017 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报告》。报告中, 张伯旭透露,今年北京将在“全光纤网络城市”基础上,推动宽带平 均可用下载速率提高到 15 兆,推进 4G 网络深度覆盖,启动 5G 试点 工作,新增 400 个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中国 5G 已经迈 开步伐。
3.2 我国与国际同步推进 5G 研发
当前,随着 4G/LTE 进入规模商用,全球产业界已经将研发重点 投向 2020 年以及未来的 5G 技术研究。ITU 确定了 5G 标准时间表, 欧美日韩等国家均制定了 5G 推进计划并启动了相关研发工作,5G 推 进的步伐成加快趋势。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 5G 研发工作,在 2013 年 2 月,工信部与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支持成立了 IMT-2020(5G)推进组。以此为平 台,集中产业研用优势单位联合开展研发和国际标准推进工作。国家 863、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也积极部署 5G 研发任务,推进关键技术和 标准的研究。
图表6: 我国与国际同步推进 5G 研发
图表7: 5G 产业化时间进程表
2017 年,完成 3GPP 过渡版本,激进地区技术试验; 2018 年上半年,完成 5G 标准的第一版本,领先国家试商用; 2019 年,完成 5G 标准的完整版本,全球小范围商用部署; 2020 年,5G 标准优化,全球范围 5G 商用部署。
四 5G 产业链分析
4.1 产业链全景展望
5G 将在网络基本架构、网络边缘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方面引领革 新,将应用:更高和更多的频段、新的信息编码、更高集成度天线和 射频组件、更灵活的网络架构以及更复杂的计费和业务开放体系等技 术创新,而这些创新将对原有的产业链环节形成冲击乃至替代。而在 芯片、射频、新材料以及空口领域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也将缔造一系 列具备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 从 5G 产业链收益逻辑来看,5G 产业链由上游的天线、射频器件 等组成,中游的主设备商以及小基站服务提供商、下游的产品应用及 终端应用场景构成。
图表8: 5G 投资产业链
具体来看,上游产业链包括:半导体材料创新提供商(三安光电、 海特高新、杨杰科技);大规模天线列阵(通宇通讯、京信通信、摩 比发展);射频器件提供商(大富科技、武汉光谷、春兴精工);终端 用器件(麦捷科技、硕贝德、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等。 中游产业链主要是设备商,包括主设备商(中兴通讯、大唐电信、 烽火通信);网优运营商(三维通信、国脉科技、三元达等);传输及 配套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新易盛等);SDN 设备(中兴通讯、 星网锐捷、赛特斯);小基站(邦讯技术、三维通信、京信通信)等。
下游产业链收益者主要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服务提供商(宜通 世纪、国脉科技、盛路通信) 作为 5G 网络承建方的设备商率先受益,细分领域包括中上游传 输类设备(基站、天线等)以及终端设备 (如射频器件、滤波器等); 芯片商仍由国际巨头高通和英特尔分别抢占“端”和“云”两大细分 市场,国内厂商受益空间有限;运营商基于利润增长需求,5G 带来 的“去管道化”商业模式变革迫切性较高;另外,终端应用不局限于 智能手机 ,中长期受益于下游市场扩容。
图表9: 2007-2020 年 3G/4G/5G 投资时钟对比图
大规模网络部署先行,通信设备商最为受益。相比 4G ,5G 网 络不仅传输速率更高,而且传输过程中低延迟、高可靠、低功耗等特 点对网络建设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通信设备商将率先受益于大规模 网络部署及升级,包括中上游传输类设备(基站、天线等),以及终 端设备(射频器件、滤波器等)。 对于运营商而言,5G 时代基于通信技术革新、以及移动互联生 态带来的流量爆发式增长需求是最直接的受益逻辑。从国内来看,物 联网应用场景下三大运营商正在尝试“去管道化”以寻求新商业模式 下的利润增长点。 终端厂商不限于通信领域,5G 商用带动下游应用爆发。在 5G 时 代,用户个体与具备连接功能的终端成为信息主体,在信息交互过程 中,终端的平台化属性将更为突出。因此,终端设备不仅包括智能手 机,更包括终端侧形成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商业应用(如可穿戴 设 备、AR/VR 、无人驾驶、家庭网络等),一方面将受益于其设备终端 性能提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将受益于 5G 商用后需求爆发及市场 扩容。
4.2 产业链各环节速览
(1)全新的网络架构 5G 的网络架构具有灵活的无线接入云、智能开放的控制云、高 效低成本的转发云的特征;SDN 和 NFV 将是 5G 网络架构的重要技 术手段;移动边缘计算(MEC)成为计算机通信行业新热点,MEC 架构的特点可以帮助用户有效提高室内体验,是运营商赢得未来流量 高地的关键;网络切片已经成为各设备商设备商公认的最理想的 5G 网络构架;超宽带网络的特质体现在大容量、扁平化、智能化、泛在 化和协同化,5G 带来的高流量、低延时,对现有传送网和数据承载 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超宽带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大规模天线技术 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被认为是 5G 的关键核心技术。它的应用不 单可以大幅度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也将对通信行业产成深远的影响。 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提升网络容量,波束赋形的定向功能可极 大提升频谱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网络容量;减少单位硬件成本。 波 束赋形的信号叠加增益功能使得每根天线只需以小功率发射信号,从 而避免使用昂贵的大动态范围功率放大器,减少了硬件成本;低延时 通信,大数定律造就的平坦衰落信道使得低延时通信成为可能;与毫 米波技术形成互补,毫米波拥有丰富的带宽,但是衰减强烈,而波束 赋形则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主要应用场景有城区覆盖、无线回传、郊区覆盖、局部热点。
图表10: 大规模多天线的应用场景
(3)芯片研发速度加快 当前,高通、英特尔、海思、展讯、大唐、中兴都在紧锣密鼓地 开展 5G 芯片技术研究,但大多数都还处于 5G 标准化的进程中,并 正在进行 5G 芯片的相关技术准备,目前实现 5G 芯片的相关难点主 要集中在超高速率的接收机、超低的延时、高频段的射频前端和相应 的低功耗体验等方面。
(4)射频创新 5G 在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等方面的性能的高要求,对大规模天 线列阵(Massive MIMO) 提出了挑战,天线数目的进一步增加仍将 是 MIMO 技术继续演进的重要方向,这就对射频模块( 移相器、功 率放大器、低噪放大器等)的需求将爆发。 射频器件是无线连接的核心,凡是需要无线连接的地方必备射频 器件。在物联网应用推动下,未来全球无线连接数量将成倍的增长。 高通预计到 2020 年,全球实现无线连接的终端设备数量超过 250 亿个。
图表11: 2014-2018 年移动终端射频器件市场发展情况
(5)新材料 由于 5G 通信全频带通信的特性,5G 手机中射频前端芯片数量 将进一步增加,带动以 GaAs 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未 来高频段可能还将对 GaN 有更多需求。而在基站端,由于对高功率的 需求,GaN 因其在耐高温、优异的高频性能以及低导通损耗、高电流 密度的特性,是目前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通信基站 PA 芯片材料。移动 运营商将需要建设数百万个5G基站,也预示GaN材料的爆发式增长, GaN 功率器件需求有望在今后 5 年内爆发,CARG 可达 90%以上。 SiC 材料和器件的制备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 , 价格较高,2005 年至 2009 年 SiC 器件市场的年增长率为 27 %, 从 2010 年至 2015 年的年增长率超过 60%。 砷化镓(GaAs)本身具有光电特性与高速正好可以满足传送讯号 的射频元件需要工作频率高、低功率消耗、低杂讯的要求。目前,国 内的半绝缘砷化镓材料,在常规电学指标上与国外水平大体相当,但 是材料的微区特性、晶片精密加工和超净清洗封装方面与国外差距很 大。
(6)5G 空口创新 空口技术作为移动通信王冠上的明珠,是每一代移动通信区别的 最显著标志,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演绎得最淋漓尽致的领域。 随着 3GPP 5G 标准的启动,5G 的天空已逐渐云开雾散,候选技术的 璀璨星光已经让我们目眩神迷,而华为提出的 5G 系列化新空口技术, 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几颗星星。
五 5G 市场估算
5.1 自上而下测算法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5G 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 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本 报告测算结果显示,2030 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 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 6.3 万亿元、2.9 万亿元和 800 万个; 在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 为 10.6 万亿元、3.6 万亿元和 1150 万个。
5G 正处于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培育的关键时期,全球各国在 国家数字化战略中均把 5G 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强化产业布局,塑造 竞争新优势。我国要紧抓这一历史性新机遇,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加 快 5G 产业化进程,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营造产业生态环境,深 化各领域融合应用,全面开创 5G 发展新局面,为全球 5G 发展做出 新的、更大贡献。 回顾三大运营商从 2G 时代到 4G 时代每年的资本开支情况,可 以发现: 中国联通 4G 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在 36%左右,历年总投资平均增 速在 20%左右;中国移动 4G 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在 20%左右,历年总 投资平均增速在 9%左右;中国电信由于在 2014 年的 4G 投资规模是 2013 年的 357%,为特殊值,将其剔除之后测算其 4 G 投资年平均增 长率在 5%左右,历年总投资平均增速在 15%左右。 在 4G 的投资高峰年,三大运营商的投资总额是 3G 高峰时期的 157%。由于三大运营商在 2017 年都会缩减资本开支,随着 5G 标准 以及技术的进一步落地,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势必会卷土重来。参考 4G 相比于 3G 时代的投资增幅,我们认为 5G 高峰资本开支会是 4G 时期 的 151%。 使用自上而下估值法我们得出的一般结论是 5G 时期运营商的资 本开支将会是 4G 时期的 1.5 倍。
5.2 自下而上测算法
该方法根据三大运营商投资基站的支出来预测 5G 时期将会产生 多少资本开支。利用高中低三个模型分别进行预测:其中高模型假设 5G 基站数是 4G 的 4 倍,属于高模型预测;中模型设 5G 基站数和 4G 基站数持平;低模型设 5G 基站数是 4G 基站数的 60%。
图表12: 单个基站的成本(万/个)
(1)高模型预测的 5G 基站数大约是 2288 万个,三大运营商的 资本支持在 5G 高峰时期约是 4G 的 7 倍之多。
(2)中模型预测的 5G 基站数与 4G 时期持平,三大运营商的资 本支持在 5G 高峰时期约是 4G 的 1.5 倍。
(3)低模型预测的 5G 基站数是 343 万个,三大运营商的资本支 持在 5G 高峰时期约是 4G 的 1.17 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政策驱动和技术驱动的推动下,5G 的进 展将会超预期,也就是预测 5G 的投资规模至少是 4G 时期的 1.5 倍。
六 投资建议及推荐标的
2017 年将是 5G 产业的预热之年,全年预计将有数次强催化剂下 的主题机会。中长期角度,根据 5G 发展的四阶段,建议可梯次布局 ——网络硬件主设备商,上游基础材料和元器件公司,电信运营商, 平台和生态构建者(5G 时代“BAT”),增值服务和娱乐应用提供商。 5G产业整体还处于较早期阶段,行业的业绩兑现预计到2019年, 但是 2017 年开始将会有结构性机会出现,建议首先关注超宽带相关 公司的投资机会: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星网锐捷、光迅科技、中际 装备,同时建议关注天线领域的优质公司:通宇通讯、京信通信。
(1)中兴通讯,5G 最确定最受益的主设备龙头
1、通信主设备行业,中国厂商综合竞争力从小变大:
经过二十 多年发展,全球范围的通信主设备商仅余四家,厂商集中度在 ICT 行 业首屈一指,华为、中兴稳居前四且份额持续提升。
2、运营商业务向上大周期临近、政企业务稳健增长、消费者业 务持续改善:
1)运营商业务受电信技术革新及运营商资本开支的影 响较大,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未来 3 年随着 5G 商用的逐渐部署, 运营商必将又迎来新一轮的投资高峰,届时对公司的运营商业务将起 到极大的刺激作用;
2)政企业务,CT 巨头向 IT 行业转型具有独特 优势,公司政企业务的稳定拓展构筑持续增长之基;3)消费者业务, 聚焦精品、提升效率,预计将实现有效减亏。
3、5G、物联网时代的领跑者,布局早、研发投入高、标准和技 术领先。
1)中兴通讯是全球 5G 和物联网领域的主要领跑者、标准 规范制订者,行业竞争优势持续强化;2)预计公司在 2016 年至 2018 年在5G 领域持续投入超过20 亿元、在 2018 年第三季度开始5G 的 商用预部署、2019 年第一季度实现 5G 规模商用部署,具备提供全 套 ICT 网络解决方案的能力。 公司 2017-2019 年的盈利预测,EPS 分别为 1.05、1.24、 1.51 元, 对应 PE 分别约为 19、16、13 倍,持续“强烈推荐”。
(2)烽火通信,最确定的超宽带设备龙头
1、5G 时代的流量需求及技术演进驱动,运营商开支在光通信领 域的结构性增长是必然。
未来三年,光通信设备行业有望保持年复合 增长 10%的增速。公司凭借多年骨干网和城域网光通信领域技术积 累,海外市场获得突破份额提升,收入规模高速增长。
2、烽火通信产品围绕光通信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先进,是国内 光通信产品布局最全的企业 。
公司产品线完整覆盖光通信领域,能 最大化分享光通信行业成长带来的机遇。
3、公司积极布局数据通信(美国超微)、信息安全(烽火星空) 等高增长、需求确定等领域, 新的营收增长点不断切换,推动公司 营收、利润长期高速增长。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17-19 年 EPS 为 0.75、0.85、1.10 元,对应 PE 为 23、20、15 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3)星网锐捷,主营业务稳健高增长,并表持续增厚业绩
1、5G 将带来对于更高带宽、更灵活弹性架构的更大需求。星网 锐捷在作为国内领先的 ICT 应用方案提供商,在企业级网络技术及客 户资源的核心优势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不断落实“软件、硬件和服 务三位一体”战略。
2、主营业务市场空间加速释放,竞争环境不断转好:全球及亚 太地区企业级网络投资逐渐回暖、国产化替代等外部利好,公司凭借 技术优势及深耕客户需求,与华为、华三、思科等展开差异化竞争, 锐捷网络将继续保持 30%左右高速稳健增长。
3、外延布局持续深入,业绩持续增厚:少数股东权益收购获得 证监会通过,我们判断未来公司将会围绕“成熟一个收购一个”的思 路,持续并表少数股东权益,增厚公司利润。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17-19 年 EPS(摊薄后)为 0.75、0.85、1.10 元,对应 PE 为 23、20、15 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4)光迅科技,高端产品提毛利,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1、未来 5G 基站在中频、高频频段站址密度是 4G 的数倍,前传 网络对 25G 低价光模块的需求极度旺盛,公司在无线接入网产品和渠 道具备一定优势。
2、光通信产品垂直一体化布局,光芯片国产化替代打开行业增 长点:光迅科技是国内唯一能够自产 10G 及以上高端光芯片的厂商, 而且产品类型丰富,能够满足主流需求,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公司成 本,持续提升公司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光器件行业受制于光芯片供 给不足,行业一定程度受到抑制,国产芯片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光 器件需求。
3、研发投入不减,未来业绩持续有支撑:公司始终对研发高投 入,硅光产品布局卡位产业发展趋势。
4、业绩预测:鉴于目前公司在光器件领域的龙头地位,我们预 测 2016-2018 年公司的 EPS 为 1.57、2.06、2.50,对应 PE 为 47、36、 26。
(5)中际装备,收购苏州旭创,跨入高端光模块市场 公司是高速数据中心光模块稀缺标的。
1、低时延等应用场景要求 5G 网络架构全面面向云化转型,数据 中心在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中占据及其重要地位,数据中心光模块未 来仍会是重要的需求。
2、公司是国内唯一量产并供货 100G 数据中心光模块的厂商,占 据行业技术领先优势;谷歌、亚马逊是公司主要客户,其云计算基础 设施投资加快苏州旭创最为收益;公司顺利拓展电信市场,业绩持续 性再加强。
3、海外团队背景,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封装工艺成本优势明显;股东背景优势,公司上游供应链优势显著:借助谷歌等股东关系 保证其上游供应链稳定,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公司能够最大化释 放产能,业绩成长性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4、30%+高增长业绩承诺,彰显公司成长信心,公司目前在手订 单充裕,业绩承诺有望超额实现。 5、盈利预测:预计 2017-2019 公司 EPS 分别为 1.49、1.98、2.5, 对应 PE 为 46.25、34.87、26.17,给予“推荐”评级。 优质的天线领域公司虽然目前阶段估值稍贵,也建议继续关注。
(6)通宇通讯,5G 有望带来天线业务又一春
公司是一家一直专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天线、微波天线以 及射频器件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为移动通信运营商、 设备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线、射频器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 畅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众多世界知名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 保持紧密合作。
公司是国内基站天线的龙头企业之一,技术实力雄厚,且拥有强烈 技术创新的意愿。因其高端产品的独创性,目前公司的主力基站天线产 品拥有全市场最高的毛利率,达 44%,高出市场平均毛利率 10 个百分 点。在 4.5G/5G 渐热的当下,公司开始着力布局相关产品的研发,其新 投入的研发大楼就完全为 5G 技术的研发所准备。目前公司已经在 3DMassive-MIMO 以及产品的小型化上建立一定的技术优势。随着 4.5G/5G 的临近,公司未来的新看点和业绩值得期待。 目前通宇是国际第五大基站天线生产商,已和四大设备商,以及 60 多个国家的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在日本以及澳洲地区已 有较好的产出,力图在欧洲与美洲地区有所突破。公司收购了芬兰公司 PrismMicrowaveOy,其在小型化滤波器上的技术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实 力。同时,它也为通宇与诺基亚、爱立信两大巨头的更深入合作打下了 坚实基础。
(7)京信通信,5G 时代天线业务确定受益
京信通信成立于 1997 年,2003 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 拥有无线优化、无线接入、天线及基站射频子系统、无线传输四大产 品线,同时提供微波 RRU、微波拉远、基站延伸系统 MCPA 系列等 跨产品线的“协同产品”。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三大运营商,基站天 线发货量持续多年保持在行业前三,2014 年达到 81 万副,占全球 总发货量的 17.3%,位居第一。自 2012 年以来,公司已连续五年被 EJL Wireless Research 评为基站天线行业全球一级供应商。
5G 时代对于更大规模的基站数量和更高集成度的基站和天线提 出了新的需求。预计公司将在 5G 时代保持已有的技术领先和竞争优 势,值得密切关注。
七 风险提示
5G 标准制订和商用部署不达预期的风险,5G 产品创新不及预期 的风险